“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让原来的泥土路变成3米多宽的水泥机耕道,泥土沟也变成了水泥渠和便民道,能灌能排,便于机耕机收;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耕种条件和周围配套设施也得到了全面改善。”1月30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皂角村党总支书记陈洪阳说。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五里村高标准农田。廖胜春摄
冬日,走进以种植高粱、油菜、大头菜、土豆和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的纳溪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清澈的溪水沿着新修建的水渠潺潺流入农田,滋润着葱茏青翠的农作物;数米宽的水泥机耕路纵横交错,从空中俯瞰,宛如棋盘。稻田里,一片片油菜长势喜人,一派丰收景象。
【资料图】
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在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积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对撂荒土地进行资源整合,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活力。自2019年起,该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依托现有耕地资源,通过增施有机肥、建设排灌沟渠、完善农村机耕道网络等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打造设施配套完善和抗灾能力强的现代农业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村民田间作业机械化,在保障农业高效生产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截至目前,纳溪区已建设高标准农田39.21万亩,建成后高标准区域粮食总量和未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同比增产11.8%。”纳溪区农业农村局粮油经作股股长丁一波说,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可达95%,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为抓好粮食生产,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在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泸州市纳溪区全面进行撂荒地治理。目前,在丰乐镇和龙车镇连片打造的3万亩粮油产业示范园区龙车片区,经过土地平整和流转,撂荒耕地种上了当季作物,重新焕发生机。
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农技人员指导建坝村村民种植粮油经济作物。 魏菁摄
“村两委结合实际情况,实施‘退经还耕’项目,连片腾退以藤椒、柑橘、蚕桑为主的低质低效经济作物700余亩,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建成高标准农田,不断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条件。”纳溪区龙车镇建坝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兵说。
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村建坝村村民在修建高标准农田机耕道。魏箐摄
为盘活撂荒耕地,粮油产业示范园区龙车片区通过疏通排水渠,清除田间杂草,建起了水肥一体滴灌设施,并在田边种植石斛、水葫芦等作物净化水源,最大限度保障作物绿色安全。
“有了科技技纺支撑,村上还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和农村新型人才参与撂荒地整治,利用政策优势和资金补贴,因地制宜发展当季作物种植。”刘小兵表示,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一系列改造,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10%左右。把撂荒地整治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相衔接,对参与撂荒地整治的经营主体和带头复耕复种的农民在生产物资、农机具购置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调动了各方面整治撂荒地的积极性,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纳溪区将加大推广应用现代化农业新技术,整合力量补齐短板,继续探索改革耕地补贴政策,加快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土地不撂荒。”丁一波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富民强村。(朱虹、魏箐、杨益)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