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这台“村晚”上“热搜”

时间 : 2023-04-10 12:29:16 来源 : 新华社新媒体

这台“村晚”上“热搜”

半月谈记者 范帆


(资料图片)

“红白事,宜从简,礼堂办,好节约……”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响起,几位村民演员登台亮相,江西省遂川县巾石乡彭塅村的文化祠堂里顿时热闹起来,期待已久的村民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今年春节期间,一场由彭塅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至今仍然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快板、歌舞串烧、小品、魔术……晚会筹备了5天,24个节目的参演人员都是本村的村民,年纪最大的有60多岁,最小的只有6岁,经费也都是家家户户自发筹集。许多村民将演出视频发到网上,很快成为当地的“热搜”话题。

彭塅村村民理事会会长张忠旸是这台“村晚”的幕后策划人。他曾经是一家粮油购销公司负责人,退休后回到农村老家,发现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不断提升,但是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一些社会陋习开始蔓延。

“以前村民没事干的时候就聚在一起打牌,村里的红白喜事也要大操大办,请乐队、摆酒席,生怕自己办得不体面,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张忠旸看来,农村发展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虽然自己已经退休在家,但仍然希望在引领现代文明乡风的过程中发挥余热,帮助村民转变思想观念,破除陈规陋习。

第一步从移风易俗开始。2014年,张忠旸牵头成立彭塅村村民理事会,并发挥宗祠议事的传统,制定了村民理事会制度,还把“村规民约”“家风家规”逐条逐项让村民讨论,配上彩图印发,张贴在每家每户的厅堂内。

按照村民理事会的约定,每年正月初一,理事会成员都会给年满八十岁的长辈拜年,高考揭榜后对优秀考生予以奖励,现役军人家庭也会收到一笔来自理事会的慰问金。村里还开始组建起老年健身队,选出领队和教练,排练的广场舞在县里的比赛中都取得了名次。

2017年,有人提议在春节期间举办一场属于彭塅村的晚会,号召发出后村民们纷纷响应、踊跃报名。这台“村晚”由村民理事会牵头,所有费用由爱心乡贤自发筹备,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晚会节目。

晚会现场

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其中,今年彭塅村的“村晚”在节目编排上花了不少心思:既有宣讲政策的歌曲,也有反映移风易俗、身边好人好事、传统美德的歌舞,还有反映婆媳关系、邻里关系等主题的小品,村民既是观众,也是演员,热闹的场面甚至吸引不少邻村人前来观看。

活动虽小,但常做常新;主题平实,却浸润人心。一台“村晚”,是彭塅村乡风变迁的一个缩影。

扑面而来的现代文明乡风,也让不少在外打拼的乡贤开始反哺乡村。一些乡贤为回馈桑梓,约好在每年春节期间“组团”请同村人吃一顿“和谐餐”。“和谐餐”在宗祠举办,大家相互敬酒,热情交谈,年长辈高的会教育在外打拼的后辈心系家乡,大学生则介绍奋发求学的经历。席间,村民们还会集体“裁断”杂事难事,有效防范化解群众邻里矛盾纠纷。一年一度的“和谐餐”,已经成为彭塅村村民交流情感、调解矛盾的重要平台。

在彭塅村,现代文明落实到每一件小事里,也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张忠旸和村干部将村里的文化祠堂提升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发挥理事会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挖掘优秀家风和“三好家庭”,通过理论宣讲、文艺表演、志愿服务等活动,形成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张忠旸说:“只有贴近民生、关注现实,符合现代发展方向,才能充分激活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汇集群众互帮互助的强大力量。”

(刊于《半月谈》2023年第5期)

标签:

相关阅读

X 关闭

X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