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可持续金融发展之路,北京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增幅达131.03%

时间 : 2023-04-21 10:07:12 来源 :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4月20日电 传统业务遭遇挑战,变局又从哪里开始?此时,谁率先实现转型升级,谁就有更大的可能迎来新周期。

再次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评为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北京银行,在“承压”成为行业关键词的2022年,交出了一份质效优异的答卷。

4月7日,北京银行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到3.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76%,规模继续保持城商行首位;实现归母净利润 247.60亿元,同比增长11.40%,创近8年最高增速;规模和利润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不良贷款率1.43%,拨备覆盖率达到210.04%,资产质量稳中加固。


【资料图】

在一系列重要的业绩数据之中,有一组很是亮眼——截至2022年末,北京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103.03亿元,较年初新增625.59亿元,增幅达131.03%。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由此延伸的“绿色发展”,也成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发展绿色金融,是银行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财报数字无法尽数展示的地方,北京银行也为推动该项发展下了一些实在功夫,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走绿色、低碳、可持续金融发展之路的主要思路。

战略升级——创造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思维

时代是出卷人。在宏观层面,发展绿色金融是金融行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尽的职责与使命;在微观层面对银行业自身而言,这也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事实上,北京银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服务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已经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金融发展之路,做更有责任、更有影响力的“环境友好型银行”。

如今,随着新的宏图已经擘画,通过战略升级,北京银行也给出了自身关于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答卷设计——

将绿色金融上升为全行重要发展战略。具体体现在将绿色金融纳入银行业务发展规划,作为全行特色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将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质、管理精细、技术领先、风控稳健、持续增长”的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格局列为全行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明确绿色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目标。将绿色信贷列入全行重点抓好的“五大结构性指标”之一,从机构设置、资源倾斜、方案打造、产品创新、考核激励、多元合作、科技支撑等各个维度强化工作落地,切实为绿色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品创新——以绿色信贷为核心

完善的顶层设计之外,需要产业定位和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辅以支撑。根据北京银行《2022年社会责任暨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北京银行以绿色信贷为核心推动产品创新。

相比于其他业务,绿色信贷业务更依赖于政府的参与以及相关政策的指引。拉长时间来看,2007年,绿色信贷理念被正式在政策层面提出,从资金源头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扩张,指导商业银行的资金向低碳减排产业投放。随后,监管机构在2012年发布《绿色信贷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制度上规范了银行的信贷决策与企业的环境绩效,尤其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信贷风险管理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到2022年,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强化绿色金融政策的指导性、拓宽绿色金融政策的覆盖面并且提升绿色金融政策的有效性。

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执行,目前据生态环境部可考的数据显示,我国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从《指引》实施之初2013年的5.2万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15.9万亿元,清洁能源产业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万亿元,速度与幅度双升。

2022年末,北京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也实现大增,由年初的477.44亿元增至1,103.03亿元,增幅高达131.03%。

在产品选择方面,北京银行突出业务低碳发展导向,加大对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绿色金融支持力度,确保绿色信贷规模持续稳步增长。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北京银行拥有绿色信贷客户1475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其中,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219.72亿元,清洁生产产业贷款余额63.58亿元,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250.27亿元,生态环境产业贷款余额53.12亿元。此外,还分别于2022年3月、10月落地北京市、上海市首单CCER质押贷款。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依托打造的“绿融+”绿色金融服务品牌,优化“绿融债”“绿融链”“绿融家”等其他三大系列产品与服务,旨在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业务内涵,为新产业、新业态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绿色金融解决方案。

框架和产品之外,在业界更为关注的风险管理方面,北京银行将环境风险、社会风险、安全生产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为绿色信贷业务投放提质增效。

合作深化——搭建绿色金融生态圈

业内机构分析上市银行相继发布的2022年业绩数据指出,随着制度、工具的不断完善,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多层次市场产品体系也在逐步形成,未来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然而,在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要想持续扩大绿色金融的发展空间,一些关键障碍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来予以解决。因此,对于行业内各家银行而言,借助科技赋能,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是必然的选择。

北京银行用“京碳宝”率先作出了探索。2022年6月22日,北京银行正式发布“京碳宝”数字化与低碳服务品牌,记录企业绿色足迹,积累企业绿色财富,建立全产品绿色生命周期权益计划,在助力企业践行“双碳”战略的同时,形成绿色金融和节能减排有益循环,打造企业“绿色生态新名片”。

时间再来到今年3月13日,在北京银行与罗克佳华科技集团合作签约仪式上,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表示:“绿色金融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可以促进更快摸清碳底数、降低碳金融信息不对称,催生一批绿色化、数字化的新技术、新业态。”他还强调,当日北京银行推出的“京行碳e贷”产品正是该行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的又一次充分体现。

辩证来看数字经济与绿色金融将实现愈加深度的融合这一趋势,在另一面,也可能滋生一些不可忽视的挑战。比如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绿色金融研发投入不足、缺乏“数字+绿色”复合型人才、相关产品创新机制尚未成熟等。

此时又该做哪些努力?北京银行注重绿色金融生态圈的搭建,联合各方共同探索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前沿阵地。与中央财经大学共建“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银行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深化银校合作,共同推动在行业分析、产品、政策、统计、培训等方面的实践与创新,携手探索金融服务“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使研究赋能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同时聚焦重点领域,北京银行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合作。比如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完成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B),首次披露社会责任暨ESG报告;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绿色项目对接、碳市场建设、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与通州区人民政府签订绿色金融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并参与发起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院,积极拓宽绿色金融“朋友圈”“生态圈”。(中新经纬APP)

【编辑:王京晶】

标签:

相关阅读

X 关闭

X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