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生活中,不同的人会花多少时间阅读?纸质图书和数字阅读哪个更受青睐?碎片化阅读如何进行?目前,记者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市民,看看他们的阅读状态以及阅读方式。
陈斯敏:在读书看报中定格幸福晚景
对家住宿城区洋北街道的老人陈斯敏来说,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事情是无法替代的,那就是读书看报。读书看报是他每天都不会落下的事情,是他获取精神财富的方式。
(资料图)
陈斯敏精神矍铄,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一些,家中一处空置的卧室是老人的书房。书房的一侧,几摞报纸整齐有序地摆放好,高度齐腰,干净整洁,老人把这些报纸当作自己的宝贝。
今年80岁的陈斯敏,曾在当地一所小学担任语文教师,读书看报成了他每天必做的事情。退休后,陈斯敏仍坚持看报纸、看书、收藏报纸和图书。他订阅了《宿迁日报》《宿迁晚报》《扬子晚报》等报纸,看过的每一份报纸、每一本图书都舍不得丢弃,而是认真地整理好,放在家里保存起来。
一日之计在于晨。陈斯敏每天早上七点左右会骑车前往邮局取报纸。邮局处在集市,他顺便吃些早点,买些瓜果蔬菜,再骑几公里路程回到家里。“把一切准备工作做完后,我就能安稳地读书看报了。”陈斯敏说,天气晴朗时搬个板凳,捧着报纸坐在廊下,然后津津有味地翻阅,开启阅读模式,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
“读书看报一方面可以开动脑筋,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了解时事政治。”陈斯敏生活节俭,但只要和读书看报有关,他就非常舍得花钱,一年光在书刊上的花销有近两千元。陈斯敏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爱读书,但在当时那个年代,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到了晚年,有了书刊的陪伴,生活也过得更加充实、有意义。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习惯通过智能手机等进行数字阅读,对此,陈斯敏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只要大家能够沉下心真正做到深度阅读、优质阅读,从阅读中获得足够的价值,那就是值得支持的。”
李娇娇:与孩子一起“阅”见美好
今年31岁的李娇娇是市洋河新区的一名语文老师。阅读是她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李娇娇说:“我从前就喜爱阅读,有了孩子后,就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是一种‘双向’行为,既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对家长提出了更高要求。”
去年10月,李娇娇带着两个女儿参加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她认为参加这样的活动既能锻炼孩子的胆量,又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很有意义。
李娇娇告诉记者,在她大女儿三岁时,她就背《三字经》给女儿听。李娇娇说:“当时,孩子特别高兴地跟着我念。再到后来,她也能整句整句地读了。孩子上幼儿园后,她对阅读的兴趣更大了。放学回家,她会兴冲冲地让我给她讲绘本故事。”
在和孩子一起阅读时,李娇娇时常感到惊喜。李娇娇告诉记者,她在给孩子读了几遍《很小很小的小熊》绘本故事后,孩子居然可以自己复述。学着她读书时的模样,摇头晃脑,有模有样,真是可爱极了。在读《超级英雄》绘本故事时,她们能一人一句地读完整本书。在给孩子读《我妈妈》时,每次读到“她也爱我,永远爱我”时,孩子总会侧过头来,亲吻李娇娇的脸颊,告诉她:“妈妈,我爱你哦!”说到此处,李娇娇脸上满是笑意,她说这就是阅读带给她的甜蜜。
李娇娇称,孩子与父母共同阅读,不仅增进感情,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为今后种下爱阅读的种子。
胡心悦:享受数字化阅读带来的便利
记者采访了我市一些年轻市民发现,相比传统纸质阅读,许多人更青睐于数字化阅读。
“信息化时代,我们随时随地携带手机,在手机上阅读要比纸质书方便很多,而且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像我这样的上班族,想拿出专门的时间来读纸质书非常‘奢侈’,而电子书就很方便。”24岁的市民胡心悦说,她平常很喜欢用手机看美文、小说,还专门购买了一本电子书。这种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数字化阅读,令她的碎片化时间变得丰富起来。
“昨天看到这段话,觉得很有哲理,分享给你。”“这部小说很好看,我花了两个晚上就看完了。”……许多个夜晚,胡心悦都将自己在一款读书APP上发现的好书、好句分享给朋友。“易转发、易分享也是电子书的一大优点。”胡心悦说。
除了默默阅读电子书,胡心悦还很喜欢听有声电子书。“有声电子书解放了人的双手、双眼,吃饭时、做家务时都能听。”胡心悦的职业是一名护士,她平时会在刷牙洗脸、吃饭、上下班路上等时间听书,听的都是与医学专业相关的知识。
近日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同比增长4.75%,19-45岁人群是数字阅读用户主力,总占比达67.15%,活跃度和参与度都保持高水平。可见,数字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